微笑是最美的語言
作者:滕建猛 時間:2021/12/14 9:32:08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關(guān)注人數(shù):
倚坐在某座高摟的窗前,眼看著緋紅的夕陽,慢慢沉入另一座高樓的背面,最后消失在遠端的云層里。白天與黑夜正在進行新一輪交替,耳朵里傳來轟隆隆的聲音,抬頭望見飛機從頭頂上的高空掠過,能夠清晰地看出它全身的形狀,似乎能感受到飛機的心跳,出現(xiàn)的頻率大概是十幾分鐘一次??罩杏锌罩械拿β?,地上有地上的忙碌。恍惚間,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夜幕已至,面對陌生的城市,我希望有一份寧靜,慢慢梳理這一整天發(fā)生的事,遇見的人,說過的話,像是一幕幕電影放映在眼前,各種各樣的事物交織在一起,總結(jié)得失的點點滴滴,整理自己的心情,以空杯者的姿態(tài)面對得失,因為你的付出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nèi)看到回報,卻會隨著時間的沉淀以另一種方式得到回饋。
回首一天的跟崗學習,有些許感悟需要立馬記下來。上午,聆聽了楊頻婷所作的《中層干部管理專題》,從學校中層干部使命和學校中層干部的工作藝術(shù)兩個方面進行拓展。管理就是兩件事,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用文化管心。楊校長從自己的學校出發(fā),分享了一些管理經(jīng)驗。照抄照搬別人的經(jīng)驗,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感覺。如果能把好的經(jīng)驗進行二次加工,與自己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相結(jié)合,就能夠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楊校長面對來自銅仁松桃的70余名老師,自報家門,說自己是一個貴州人時,臺下響起了最真誠的掌聲。當年因為萬山汞礦破產(chǎn),一家人遠赴廣東東莞發(fā)展,在這座城市里找到生存之道,并體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在臨近培訓結(jié)束的時候,楊校長講述了自己父親的故事,同樣是一個教育人,歷經(jīng)各種辛酸,從萬山到東莞,培養(yǎng)了無數(shù)學生,卻因車禍不幸離世,直到后來,全家人才知道她父親到廣東后又資助了3名貧困生。每到清明時節(jié),還有學生給她父親燒香燒紙。從楊校長口中擠出關(guān)于她父親的教育故事,分明是用哽咽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感動著臺下的每一個人。教育本身就是一場修行,育人育己,以己達人。我們無法左右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明確一個具體的辦學目標,長期做、堅持做,總會有改變的。只要努力,我們總能趕上人生的一場又一均盛宴?!敖l(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廣東省東莞市作為貴州省銅仁市新一輪東西部協(xié)作的幫扶單位,無疑拉近了兩地的距離,交流與合作將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架起兩地友誼的橋梁。我想,一定有許許多多像楊穎婷校長一樣的貴州老鄉(xiāng),正用自己的努力助推家鄉(xiāng)發(fā)展。如今,萬山從資源型枯竭型城市華麗轉(zhuǎn)身,變成銅仁市主城區(qū)之一,朱砂小鎮(zhèn)遠近聞名,高鐵直達省城貴陽,萬山是銅仁變化的一個縮影。
下午,中學組一行約30人深入虎門第五中學參觀學習。得到校方熱情的接待,五中的小小解說員從校門口開始解說,以接力的方式向參觀者介紹學校的概況,小小解說員全是七年級新生,臉上洋溢陽光和自信,每一條路,每一棵樹,每一棟樓都蘊含著學校文化,深深地烙印在五中師生心中。參觀完整個校園后,王學文校長以《文化引領(lǐng)發(fā)展,品牌助力提升》為題作打造“勤志教育”品牌學校的工作經(jīng)驗交流,校長們參與經(jīng)驗交流,骨干教師則按學科分類深入班級聽課,與老師們零距離接觸。交流活動在五中優(yōu)美的校歌中進行,校歌的歌詞里有校風校訓,有辦學理念,體現(xiàn)整個五中的校園文化,就連課間鈴聲也融入了校歌的旋律,用文化引領(lǐng)學校發(fā)展。聽完整個經(jīng)驗交流,帶隊領(lǐng)導吳正國深有感觸地說,五中品牌學校的創(chuàng)建引人深思,王校長用心用情思考學校的一草一木,校園文化根植在師生心中,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中,有計劃、有執(zhí)行、有落實,可借鑒,有比較,方知不足,學校文化絕非廣告公司貼幾個字,請人栽幾棵樹的問題,而是需要準確定位學校的發(fā)展,辦出有靈魂的學校,校長走出來就是要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勇于反思,銳意進取。
走出五中校園,部分人獲贈了一本畫冊和一本書。書是由海韻文學社創(chuàng)辦的??逗m崱罚瑫镉袔熒髌?。據(jù)了解,海韻文學社是由學生組成的文學社團,把閱讀和寫作有效結(jié)合,積淀出厚重的校園文化。翻開這本??偰鼙黄渲星逍碌奈淖炙?。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再加上書香的韻味,不正是學校的辦學追求嗎?正如刊首語所寫,人亦同蜉蝣,世間之奇?zhèn)?,命途之多姿,皆在晦朔之中驚鴻一瞥,無影無蹤。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而于今人,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身在書香世家,我們需要在浮躁之中覓得一份靜謐,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情操,即使是一個平庸至極的人,只要他用心閱讀,也可以成為一個高雅的人。正如劉向所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br />
不管是校長,還是教師,我們都是一名教育人,做到心中有愛,眼中有光,腳下有路,就能夠體驗到屬于教育人那份獨有的幸福?!鞍兹詹坏教帲啻呵∽詠?,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蔽覀儾徽缒且欢涠涿琢0阄⑿〉奶▎幔侩m然我們平凡,但我們應(yīng)該在平凡中造就不平凡,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微笑是最美的語言,文明是最美的風景。一次外出學習不可能改變太多,如果具備了水滴石穿的精神,堅持一生就做教育這一件事,就會從葉的事業(yè)里分享到果實的那份喜悅和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