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漫漫路上,在生命的長河里,我們還要繼續(xù),翻越一程程的山水,走過一段段泥濘,歷經了一次次摸爬滾打后,雖深感疲憊,仍全力前行,在無數次茫然無措的人生路口,繼續(xù)竭盡全力,迎接塵世間錯綜復雜的瞬息萬變。
由于工作的原因,認識一些同行,走進一些陌生的地方。臨近年末,“高質量”成為頻率最高的詞語,凡事與高質量掛鉤在一起,足以說明其重要性。那天坐上四少的車去永安,望著車窗外的落葉,不禁陷入沉思。隨著季節(jié)的輪換,樹葉片片零落,沒有糾纏,沒有吶喊。誰曾想過一片葉子對樹的留戀,那是落葉對根的情意?!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痹跁r光交替之際,總會讓我們想起很多事情。在時間的淘洗中,容易讓人迷失,昨日的志向是否已經順水漂流,抽刀斷水水更流。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追求,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責任。
認識志華兄是從教育開始結緣的,未見其人先聞其名,把一個邊遠小鄉(xiāng)鎮(zhèn)的教育辦得有聲有色,多次作為先進代表登臺發(fā)言。后來,認識了臺下的志華兄,因為在家排行老四,大家習慣叫他四少。四少是個重情重義的人,常用“人生苦短,珍惜情感”與身邊人共勉。隨著交往的深入,一個立體的四少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要想了解永安教育的奇跡,必須走進永安才能略知一二。永安容易讓人想起永遠平安的寓意,俗稱火燒橋,我并不知道每一個地名的來歷,也不想深究其中的原由。但是,故鄉(xiāng)對于每個來說,那種牽腸掛肚的思念是如此相似。記得年初之時,曾經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走進永安。夜空之中,“永安中學”是那么的耀眼。有感而發(fā),寫下一首小詩:
如果技藝高超
能把一粒糧食變成酒
飲一杯就夠了
除了孤獨,還是孤獨
人世間的相逢
總在一瞬之間
遇見陌生,也遇見熟悉
別總把自己置于高處
容易跌落
夜訪永安
在永遠平安的地方
教育之花綻放得如此絢爛
學生都有五彩斑斕的夢
背后站著一群默默無聞的人
隨著城鎮(zhèn)化推進,鄉(xiāng)村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曾經,四少有無數次機會離開偏僻之地。至少,我知道他一年之內就有四次機會離開,進入縣城,到更好的學校工作。經過自己充分考慮后,他選擇了拒絕。或許,四少的內心深處還有這樣那樣的顧慮。如果你沒有親身走進永安,就無法感受到鄉(xiāng)村教育特有的魅力。知識對命運的改變是那么的真實,誰曾想“鄉(xiāng)下”還會有華為的人才。一個偶然的機會,去到廣東學習,在陳兄的推薦下,認識了從永安走出的學子,進入華為公司,并反哺故土,從自己的工資里拿出一部分錢,為永安中學的優(yōu)秀學子設立獎學金?!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如果一個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對故鄉(xiāng)懷有如此深厚的情感,不正是教育之幸嗎?遙遠之地,除了教育,拿得出手的東西好像并不多。一個人精神上富有了,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左右逢源。我想,四少留守永安是有道理的。當地人都想離開,誰又愿意留下來呢?交通之苦正在日益改善,高速路和快車道拉近了鄉(xiāng)鎮(zhèn)與縣城的距離。教育之苦仍需加倍付出,需要無數教育人默默無聞地耕耘。在陌生的地方,遇見陌生的人,突然有人叫你一聲老師,那種驚訝的自豪感直達心底。一個人一輩子教過的學生是有限的,桃李并不一定滿天下,育過人已經足夠。閱盡滄海桑田,走過風霜雨雪。終有一天,你會感恩自己走過的光陰。
教育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人類如果沒有教育,將長期在黑暗中摸索。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方發(fā)展快慢、文明程度高低,關鍵取決于教育。世界的競爭,核心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主要來源于教育。永安是甘龍片區(qū)的一部分,如今各行各業(yè)都有甘龍的人才,這與當地人重視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又一次有機會外出,看到別人都為漫長的旅途而苦悶時,我卻慶幸擁有屬于自己的時間。看完《榜樣》的視頻,深深地感受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老師是中國千千萬萬教師中的榜樣,她用病痛的身軀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改變邊遠山區(qū)女孩子的命運,張老師被女孩子們親切的稱為“張媽媽”。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們的追夢人生。只要有一口氣,就要站上講臺。每每看到這樣的視頻,讀到這樣的故事,渾身充滿了力量。
生活之中熙熙攘攘,煙火淡淡,一半詩意,一半平淡。閑暇時,總喜歡尋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坐下來,靜靜思索。此刻,沒有了塵世的喧囂,沒有了生活的煩惱。窗外能夠看到的景物也是有限的。恰恰是那些有限的行走,充盈著內心。穿著棉襖站在冬陽下,近距離感受陽光的溫度。沿著冬風吹來的方向,我們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溫暖??粗笃脑贫浔伙L輕輕吹散,感覺心也空出了大片。不經意間,走過的路,看過的景,錯過的人,轉眼被時光留在了季節(jié)的轉角處,我們握不住,也追不回。終究,我們只能一路向前,不得不在戀戀不舍中,迎來一季花開,又送走一季葉落,年年歲歲如此相似。這是歲序更迭的必然,亦是四季輪回的常態(tài)。漫漫人生之路,也便因為這些無窮的變幻而多姿多彩。
生活之所以很美,正是因為這些平淡的日常習慣,默默充實著心靈,拓展了人生格局,最終讓自己練就了一顆寵辱不驚的平常心?;仨恍Π倜纳腥蝗鐗?。那滾滾塵煙中逝去的,何止是最初的純真。那些哭過笑過的過往,終究如一指落花,消逝在生命的長河里。在吃飽喝足之后,我們總得有所行動。于是,習慣每天走幾圈,捧上一本書讀幾頁,偶爾書寫幾段文字,不管好與壞,全當成一種愛好。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尤其對于處于弱勢的一方,要多一分關心和呵護。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講了一個故事:兩只羊在獨木橋上相遇了。獨木橋一次只能過一只羊??墒?,這兩只羊誰也不讓誰,就僵持在了橋的中央。此時的問題是:如果兩只羊誰也不讓誰,到了天黑的時候,它們都會筋疲力盡,兩只羊都會掉到萬丈深淵里。所以,要想活命,這兩只羊必須得有一方讓步。到底誰讓步呢?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這兩只羊的處境:黑羊得了絕癥,只能活一個星期;紅羊中了5000萬大獎。知道了它們的境況,我們很容易得出結論:紅羊讓步。為什么呢?因為紅羊比黑羊幸福,幸福的應當學會讓路。正如一首歌所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其實,感到幸福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讓讓路。
生活自有其矜持之處,只有奮力擠進生活的深部,你才有資格窺見那些豐饒的景象,那些靈魂密室,那些斑斕而多變的節(jié)奏。生活是不容易的,信息時代信息的節(jié)奏和速度永遠快于生活的節(jié)奏和速度,我們需要對自己多一分約束和自律,始終保持著生命的活力,以一個跋涉者的姿態(tài)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