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我縣大路鎮(zhèn)田壩村的樹上及村民的家中已經(jīng)掛上了大紅燈籠,炊煙裊裊隨風(fēng)飄散著,雨后的村子顯得格外寧靜,但跳花燈表演一開始,村子里就熱鬧了。臘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做美食,跳茶燈,村民們歡歡喜喜地迎新春。
一大早,村民們便開始了忙碌,洗蔬菜、推豆腐、舂辣椒、打糍粑、做面肉、炕香腸、殺年豬......大家分工合作,張羅著一天的飯菜。
新春氛圍濃,少不了紅色的點綴。洗干凈的樹枝粘上粑粑紅,再印在糍粑上,糍粑瞬間喜慶了不少;紅色的春聯(lián)書寫著祝福的話語,“福到了”“吉祥如意”,一幅幅春聯(lián)訴說著村民們新一年的愿望。
村民在寫春聯(lián)
“今天,我看見大家在寫對聯(lián)、打糍粑、磨豆子,我感覺很開心,我自己還寫了一個福字。祝大家新年快樂。”張嘉興開心地說。
跳茶燈是大路鎮(zhèn)過年的重頭戲,每年歲末,人們就開始組織茶燈隊,選舉燈頭,選定角色在過年時進行表演。村民們化好妝、穿好戲服,圍上茶燈,便開始茶燈表演。圍在一旁的村民敲著鑼打著鼓,念著唱詞,中間的村民手持彩色的扇子,歡快地跳著茶燈,大人小孩都樂在其中。
村民在跳茶燈
茶燈是一種由茶燈歌、舞、戲、扯白等多種形式融合的民間綜合藝術(shù),表演者多為男性。跳茶燈的村民上至七十多歲,下至十幾歲。唱詞多數(shù)源于生產(chǎn)生活勞動、天文地理認(rèn)知,與時俱進融合黨的政策、公民道德規(guī)范,唱詞推陳出新,動作夸張,感染力十足。
“春節(jié)將至,在外的游子都回到了村寨,我們通過這個活動把傳統(tǒng)習(xí)俗保存下來,如打金錢桿、跳花燈,再通過這個活動,大家交流感情,增加村寨的凝聚力。”大路鎮(zhèn)田壩村張紹權(quán)說道。
村民在炕香腸
村民在給糍粑抹紅
前方表演正酣,廚房灶火正旺。掛上紅燈籠、貼上紅對聯(lián),糍粑印上粑粑紅,有了紅色的點綴,年味兒更足了,村民們在紅紅火火、熱熱鬧鬧中歡度節(jié)日。(記者 龍元彬 謝慧芳 實習(xí)記者 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