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人老的老、小的小,靠一兩個人,忙過死都忙不過來。差不多五十來歲人了,扁擔大的字識不了幾個,一時半會學不進的煙葉烘烤工藝知識,烘烤設備這玩意咋個操作得來?種煙好不容易挨到現在,不曉得煙葉采烤咋個辦?急死人了?!边@是我縣煙農曾經說得最多的話,更是煙區(qū)烤煙生產的最真實現狀。
逼近煙葉采烤的日子,煙農愁眉苦臉,仿佛天都要塌下來了。2022年,我縣共種植烤煙10000畝,有煙農272戶。煙區(qū)青壯年勞動力大部分外出打工,煙農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文化程度低。戶均勞動力不足2人,勞動力結構不合理,且分布不平衡。勞動力數量及文化素質遠遠不能滿足烤煙生產的正常需求。
俗話說烤煙生產“三份種七份烤”,煙葉能不能轉化為優(yōu)質的烤煙產成品,煙農一年的汗水和付出能否換來好的收入、取得好的效益,關鍵在采烤。在煙葉采烤環(huán)節(jié),一個有2個勞動力之家的煙農,一方面要進行大田后期管理和煙葉田間采收,另一方面還要進行煙葉烘烤,身處分身無術、顧此失彼的困境。
立足自身實際,堅持煙農利益至上的原則,把煙區(qū)勞動力及時組織起來,加強集中培訓,個別指導,建組專業(yè)化煙葉采收隊伍、煙葉編竿隊伍和煙葉上坑入烤隊伍。同時,嚴格按照煙葉采烤的工藝,加強分工協(xié)作,聘用專業(yè)的烘烤師、師爐工,專門負責煙葉專業(yè)化烘烤,讓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為煙農提供無償煙葉烘烤服務,真正讓烤煙生產向專業(yè)化邁進、向流程化發(fā)展。目前,全縣共聘用烘烤師60人、師爐工8人。
在盤石鎮(zhèn)芭茅煙葉烘烤工場,煙葉的采收、編竿的編竿、裝炕的裝坑……整個煙葉采烤流程忙碌有序。據烘烤師張朝林介紹,他負責該工場60座烤房1000多畝地的煙葉烘烤,壓力山大,不敢有絲毫懈怠。剛開始,設備不時出故障,不時停火弄料。幾番折騰后,逐漸了解了流程、掌握了技術,越來越得心應手了。目前,已烘烤了100多炕,沒有一戶農戶不滿意。
“好的煙葉要烤壞,壞的煙葉烤不好”。前些年不少煙農這樣戲謔,頭一兩炕煙葉,十分難烤,烤出不少的青煙和雜色煙,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目前,全縣已炕烤出來金黃閃亮的黃金葉,烘烤工藝和效果除得到煙農的認可外,還得到省煙科院專家和市煙草公司烘烤專家的肯定和稱贊。
專業(yè)化采烤不僅解決了煙農自身勞動力不足這個烤煙生產的主要矛盾,還解決了煙農自身烘烤技術不足的困難,確保了烤煙生產減工降本,達到了烤煙提質增效。據了解,僅烘烤這一項,就為煙農節(jié)約人工支出40多萬元。
“專業(yè)化采烘推動了烤煙生產向流程化和專業(yè)化邁進,為烤煙生產自身改革、煙葉產業(yè)助推鄉(xiāng)村振興、推動煙農共富等,進行了探索、積累了經驗?!笨h煙辦主任何平昌介紹說。
如今,步入苗鄉(xiāng)煙區(qū),處處是一派欣欣向榮、鄉(xiāng)村振興的新景象。(楊秀夫 龍世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