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氣溫稍有回暖,群眾外出游玩機會增加,但二月普遍氣溫偏低,仍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可能增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傳播風險,所以疫情防控依舊不可掉以輕心。同時,氣溫變化還容易誘發(fā)腸道疾病,飲食不宜辛辣生冷。廣大群眾應重點防控新冠病毒感染、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并加強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食源性疾病的預防。此外,因氣溫變化,患有高血壓等疾病人群應密切關注實時溫度,適當添加衣物。天氣寒冷時,減少室外活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干咳、乏力,部分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臨床癥狀。目前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已成為我國境外輸入和本土疫情的優(yōu)勢流行株,其發(fā)病潛伏期短,多為2-4 天,傳播能力更強,傳播速度更快,感染癥狀不典型,傳播過程更隱匿。受病毒變異和冬春季氣候因素影響,疫情傳播范圍和規(guī)模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一)做好日常衛(wèi)生和個人防護。繼續(xù)堅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注意個人衛(wèi)生),牢記防護“五還要”(口罩還要戴、社交距離還要留、咳嗽噴嚏還要遮、雙手還要經常洗、窗戶還要盡量開)。切實增強個人防護意識,做好自我健康監(jiān)測。(二)及時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目前,我省正持續(xù)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特別是60歲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種工作,以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后發(fā)生重癥、危重癥和死亡的風險。符合接種條件的群眾,應盡快到就近的接種點進行接種。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抗原性易變,傳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節(jié)性流行,在學校、托幼機構和養(yǎng)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可發(fā)生暴發(fā)疫情。人群普遍易感,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現(xiàn)嚴重疾病和死亡的風險較高。流感一般表現(xiàn)為急性起病、發(fā)熱,伴畏寒、寒戰(zhàn)、頭痛、肌肉、關節(jié)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輕癥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xiàn)相似,但其發(fā)熱和全身癥狀更明顯;重癥病例可出現(xiàn)病毒性肺炎、繼發(fā)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tǒng)等肺外表現(xiàn)及多種并發(fā)癥。由于流感的癥狀、體征缺乏特異性,易與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尤其是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群應及時接種流感疫苗,防止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的疊加感染風險。
(一)接種疫苗。流感疫苗安全、有效,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目前本年度三價和四價流感疫苗組份已更新上市,各疫苗接種點已開展本年度流感疫苗工作。6月齡以上、愿意接種疫苗且無禁忌證的人可在醫(yī)師指導下盡早進行疫苗接種。通常接種流感疫苗后,需要大約2-4周才能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但流感疫苗帶來的抗體水平維持到6至8個月后逐漸下降,且流感病毒每年都在發(fā)生變異,因此,需每年接種一次流感疫苗。
(二)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尤其是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立即洗手;要用清潔干凈的毛巾擦手;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
(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居室、教室、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流感流行期間,盡量不要去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
(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過度疲勞,多食用富含高蛋白、高維生素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參加慢跑、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適量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抵御流感的能力。
(五)自我隔離,及時就醫(yī)。一般患者在出現(xiàn)癥狀后,建議居家休息,保持房間通風。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應當易于消化和富有營養(yǎng)。盡量減少與他人接觸,避免傳染。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一旦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神志改變、嚴重嘔吐與腹瀉等重癥傾向,應及時就診。
糖尿病的治療應遵循綜合管理的原則,包括控制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超重肥胖、高凝狀態(tài)等心血管多重危險因素,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延長預期壽命。根據(jù)患者的年齡、病程、預期壽命、并發(fā)癥或合并癥病情嚴重程度等確定個體化的控制目標。
生活方式干預是2型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應貫穿于糖尿病治療的始終。生活方式干預包括:
(一)控制體重。超重/肥胖患者減重的目標是3到6個月內減輕5%-10%的體重。消瘦者應通過合理的營養(yǎng)計劃達到并長期維持理想體重。
(二)合理膳食,控制總熱量,能量平衡。膳食營養(yǎng)均衡,滿足患者對營養(yǎng)素的需求。減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飯、面食、餅干等)和含糖飲料的攝入,以全谷物或雜豆類替代精白米、面等主食。提倡選擇低血糖負荷的食品。
(三)適量運動。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的快走、騎車、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以運動時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為宜,應增加日常身體活動,減少坐姿時間。建議每周進行2到3次抗阻練習,兩次鍛煉之間要間隔48小時。伴有急性并發(fā)癥或嚴重慢性并發(fā)癥時,不應采取運動治療。
(四)戒煙戒酒。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飲酒,有飲酒習慣的應當戒酒。
(五)清淡飲食。每日食鹽攝入量限制在5克以內。
(六)心理平衡,規(guī)律作息。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情愉悅。
對初診血糖控制較好的糖尿病患者,醫(yī)生可根據(jù)病情及患者意愿采取單純生活方式干預。如果單純生活方式干預不能使血糖控制達標,應及時進行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