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边@給廣大科技工作者推動基礎研究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要勇挑大量,擔當重任,踔厲篤行、奮勇向前,在夯實科技強國根基道路上鍛造忠誠之“魂”、激發(fā)奮斗之“志”、恪盡為民之“責”,以青春之“我”為推動基礎研究高質量發(fā)展“壯膽”。
鍛造忠誠之“魂”,以“一心向黨”的青春之“我”,為萬里征程“壯膽”。愿得此身長報國。一生“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釗,受盡折磨和酷刑,始終大義凜然英勇不屈;“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但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的方志敏被抓入獄,面對敵人的拷打和勸降,他視死如歸,從容面對……過去,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是對黨的無比忠誠。當今,放眼全球,世界科技強國無一不是基礎研究強國,無一不是科技人才大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做好科研就是對黨最大的忠誠。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加強基礎研究,實現自立自強,要始終聽黨話,跟黨走,主動作為,為黨分憂,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加強基礎研究,自主創(chuàng)新,從根本上解決“卡脖子”問題。以忠誠的青春狀態(tài)樂于奉獻埋頭苦干,保持做理論勤學者、真理追求者、技術攻堅者、研究實干者、創(chuàng)新拼搏者、勤奮自律者的昂揚姿態(tài),夯實基礎研究人才之基,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插上騰飛的翅膀。
激發(fā)奮斗之“志”,以“一生奮斗”的青春之“我”,為時代重任“壯膽”。地基打得牢,科技事業(yè)大廈才能建得高,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和根基,所以加強基礎研究是時代之重任。不經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撲鼻香?基礎研究不是敲鑼打鼓輕輕松松就能獲得,而是需要長期的艱苦探索和攻堅鉆研,特別是重大的基礎研究成果通常需要堅持數年乃至數十年專注某一課題才能獲得。知難而進顯勇毅,多經風雨壯筋骨。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yǎng)進取品格,在思想淬煉和政治歷練中砥礪品格,在實踐鍛煉和專業(yè)訓練中增長才干,在基礎研究道路上挺膺擔當,追求真理,始終堅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勇攀高峰,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要擋住誘惑,跨過難關,以科學家精神筑牢信仰之基,遠離追評獎、爭“帽子”、謀名譽的名利漩渦,在科研與學術中釋放想象、綻放激情、捕捉靈感、勇于創(chuàng)新、采擷碩果,力做有理想,能吃苦,肯奮斗,勇挑重擔的國之大才。
恪盡為民之“責”,以“一顆初心”的青春之“我”,為服務人民“壯膽”。基礎研究對于人民的子女教育、生命安全、出行和生活方式等息息相關且至關重要。廣大年輕科技工作者做基礎研究就要找準原動力,知道為誰服務。要始終牢記為民謀福,心懷“國之大者”,傳承“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偉大科學精神,以身許國,心系人民,潛心鉆研,攻堅克難,敢于挑戰(zhàn),直面問題,勇敢投身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的浪潮,做愛黨為民、堪當大任的新時代科技人才。愛崗敬業(yè)我無悔,為民服務顯初心。從事基礎研究領域,就要靜下心來,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門心思“扎”進去。以虛心好學的青春姿態(tài)勤于汲取營養(yǎng),以求真務實的青春作風勇于擔當扎根。堅守為民科研的初心,堅定敢問天下先的志向,勇于開辟新領域、提出新理論、發(fā)展新方法、作出新發(fā)現、取得新成果,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為民應盡畢生力”的精神,像“水稻之父”袁隆平那樣筑夢田間我快樂,像“農民教授”朱有勇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勇做栽樹人、挖井人,持之以恒守正創(chuàng)新,夯實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根基,搶占國際科技競爭的制高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