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迎著初冬久違的朝陽,記者乘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間鄉(xiāng)道,約半小時的搖晃顛簸,終于來到松桃自治縣妙隘鄉(xiāng)大土村山村幼兒教學(xué)點,見到被當?shù)厝罕姺Q為“俏行者”的“風里來雨里去”的幼教志愿者肖敏老師。
終年風雨里穿行,她把苦當樂 大土村是妙隘鄉(xiāng)較為偏遠的一個小山村,與重慶市秀山自治縣梅江鎮(zhèn)巴家村毗鄰。受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影響,村里的適齡兒童都要到10多里路的黃木村上小學(xué),由于之前一直沒有幼兒教學(xué)點,小孩子們無法上幼兒園。2013年,該村努力爭取到了山村幼兒教學(xué)點的辦學(xué)項目,利用村委會的一棟新樓辦起了幼兒教學(xué)點。當年,剛從銅仁師范學(xué)院畢業(yè)的幼教志愿者肖敏便成了這個校園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老師。 肖敏的老家是在妙隘鄉(xiāng)寨石村,距大土村幼教點有10公里。從2013年來到這里教書,她每天都騎著自己的二輪摩托車上下班。從她家到學(xué)校,天晴時需要40多分鐘,下雨天常常要騎行1個多小時。不管刮風下雨,嚴寒酷暑,肖敏總是提前到校準備好一天的工作,等待著孩子們到來。 肖敏上下班途中有一段1000多米的泥濘且凹凸不平的河邊道,每當行至此段時,她常會摔倒,特別害怕走這段路。有時不小心摔倒了,晴天還好,只弄得一身灰,爬起來拍拍就差不多干凈了,遇到雨天就特別麻煩,弄得一身泥,所以一到雨天,她必須穿上一套防水的沖鋒衣或雨衣,弄臟了脫下來跑到河里洗一洗就干凈了。所以,每到下雨天,她只得早早起來,提前趕路,怕誤了接待孩子們的時間。 妙隘鄉(xiāng)中心校校長楊興告訴記者:“肖老師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她特別愛孩子,對她們精心呵護,孩子也喜歡她。這個教學(xué)點只有她一個人,所以工作特別辛苦,一個人帶那么多孩子,來去的路上又那么艱辛,從上班以來一直風雨無阻,從未遲到過。雖然她很辛苦,但她很樂觀,她是把苦當樂!” 心系孩子們成長,她當姐當母 “上幼兒園后,我家孩子會唱幾首兒歌,比較內(nèi)向的她變得開朗且善于語言表達了。”談到孩子在幼兒園里健康成長,家長李紅笑得合不攏嘴。她告訴記者,自打把孩子送到肖敏老師這里后,今年才四歲的孫陽陽回家常會懂事地對她說,媽媽辛苦了,有時還會給她倒杯水。 家長徐明金提起孩子的變化,十分開心,他的孩子在肖敏老師的悉心照顧和教育引導(dǎo)下,由一個“野孩子”變得很懂禮貌和愛講衛(wèi)生了。 今年21歲的肖敏是園里24名幼兒的“孩子王”。學(xué)校每天是早上八點半開始上課,到中午12點鐘下課。上課時,她給孩子們講童話故事,教唱兒歌,手把手教孩子們學(xué)畫畫,放著快樂的音樂教孩子們跳舞蹈,盡力讓每個孩子每天都能過得開心快樂。有時候某個孩子哭了,她就抱起來耐心地哄啊逗啊,直到把孩子逗笑了。一天下來,她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的,冬天還好,一到夏天,她常常是汗流浹背,衣衫盡濕。 大土村青壯年基本都外出務(wù)工,一年難得回來兩次,所以學(xué)校里大多數(shù)是留守兒童,長期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缺少母愛和精心護理。肖敏在學(xué)校里既是老師又是保育員,經(jīng)常要為孩子們洗臉梳頭修指甲,教孩子穿衣服、鞋襪,擦鼻涕、拭擦屁股的事也是常活兒。 放學(xué)了,她等待孩子們都被家長領(lǐng)走后,才來把桌、椅、柜、門窗擦得干干凈凈,把地面拖得一塵不染,把孩子們的臉帕、水杯冼凈擺放整齊,把孩子們的床鋪打理得有條不紊的。做完了這一切,她才開始坐下來備課,寫教學(xué)反思,通常到傍晚才拖著疲憊的身子騎上摩托車往家里趕。有時候身體不太好,但一想到孩子們,她仍然拖著虛弱的身體趕到學(xué)校,從來沒輕易請過假。 用肖敏的話說,為了照顧好引導(dǎo)好這群孩子們,她有時是連水都顧不上喝一口,不僅當老師,還要當姐又當媽。孩子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不開她了。 為了一碗飯之恩,她“以身相許” 問及為何對這里有那么深的感情時,肖敏笑了,她向筆者講述了一件難忘的事。 就在2014年初春的一天,肖敏在上班的途中,突然天下起了傾盆大雨,摩托車無法騎行,忘記攜帶雨傘的她順手在路旁摘了一扇芭蕉葉頂在頭上擋雨。當她雙手撐著“雨傘”蹣跚地走進學(xué)校時,她的衣裳濕透了,冷得她全身哆嗦。就在她剛換好衣裳下到辦公室時,村支書何光輝端著一大盤熱氣騰騰的肉絲蛋炒飯走了進來,十分關(guān)切地對她說:“肖老師,這么大的雨還來上課,這太出乎我們的意料了,肯定又冷又餓吧,這飯剛做的,趕快趁熱吃了,暖暖身子,千萬別把你給餓壞了冷病了,你可是我們山里人下一代的希望?。?rdquo; 端著這碗肉絲蛋炒飯,肖敏直直地望著支書,熱淚盈眶。她知道,這是大土村幾百群眾的期盼和重托,這里的群眾需要她,這里的孩子需要她。那一刻,她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把孩子們教好,她已經(jīng)屬于這里了。 行走在深山的鄉(xiāng)間道路上,肖敏告訴我們,她深深地愛上了這里,愛上了這份職業(yè),為了這里的孩子,她已經(jīng)“以身相許”了。(記者 田茂橋 侯桂平) |
|
|||||||||||||||||
|